河北人总被说“美食荒漠”,其实是因为没几个菜能全国出名。
但要说小吃,河北人能一口气掰着手指头数出十几样,有些连出省都找不到。
比如焖饼、苦累这些,外地人听都没听过,但河北人从小吃到大。
今天就简单说说这些藏在街边巷尾的地道吃食,都是实打实的本地人才懂的味道。
焖饼在河北农村家家都会做,就是烙饼切条,炒菜一焖就行。以前街边满是焖饼摊,现在虽然少了,但老人们还是爱在家做。猪肉炒熟放豆芽,油要多放点才香,拌着吃筋道又下饭。
我小时候上学总买个焖饼当午饭,五块钱能吃饱,现在想吃还得去县城的老店找。
牛肉板面是河北人自己改良的,原先是安徽的羊肉板面,改成牛肉臊子后成了本地特色。面要摔打得很筋道,臊子得用十几种调料熬,香辣味一闻就知道。
展开剩余81%沧州、邢台到处都有卖的,但外地人想找正宗的得费劲。有次我带北京朋友吃,他吃完直说“这面怎么这么有嚼头”。
大锅菜在农村红白事上必出现,一锅炖啥都有。猪肉、豆腐、粉条,再加点时令菜,一大锅够几十人吃。
我奶奶做菜总放多点盐,说“大锅菜咸才香”。现在城里人过节也学着做,但总觉得没农村灶台烧的香。
苦累是春天的时令菜,榆钱、槐花拌面蒸熟,蘸蒜醋汁吃。以前穷时候当菜吃,现在倒成了念想。
我外婆总说“苦累苦累,吃了不苦”,但其实蒸出来就是清淡口。
夏天吃最解暑,拌点辣椒油也行,全凭个人喜好。
正定崩肝听着吓人,其实是猪肝炒干泡料汁。唐朝传下来的吃法,现在还是正定旅游必买。
肝丝嚼着越吃越香,配烧饼喝酒绝了。不过外地人第一次吃可能不太敢,总觉得名字太直白。
定州焖子用红薯淀粉做的,蒸好切片蘸调料。和灌肠有点像,但更软糯。
定州人逢年过节必上桌,小孩拿它当零食啃。
有次我带去学校,同学问“这是啥胶状物”,我只能说是“河北版年糕”。
唐山蜂蜜麻糖有四百多年历史,薄脆片沾蜂蜜,入口就化。以前是宫廷贡品,现在成了特产伴手礼。
但机器做的总不如手工的酥脆,老店师傅说“擀面要擀到透光才算好”。
沧州羊肠汤冬天最顶,羊肠羊血炖汤,配烧饼喝得满头汗。
外地人看着可能不敢下口,但汤鲜得很,肠子煮得没异味。我有次和同学去吃,他们盯着羊血犹豫半天,最后都夸“比想象中好吃”。
邢台涮鱼是平价火锅,鱼块裹面炸过,酸菜汤底涮着吃。黑鱼肉多刺少,三四十块能吃撑。
夏天涮点豆芽、豆腐,汤喝完都不剩。外地游客总问“鱼肉炸过还嫩吗”,吃完都说“真香”。
扒糕夏天常见,荞麦面蒸成块切片,拌蒜泥辣椒。和山西碗托像亲戚,但更筋道。
我夏天总买来当午饭,凉丝丝的解暑。不过年轻人嫌麻烦,还是爱点外卖。
这些小吃有的在消失,有的靠旅游撑着。焖饼摊越来越少,但牛肉板面店越开越多。
外地人想吃正宗的得找老店,新店总改配方。
河北人嘴刁,就认那个老味道。
你吃过几个?下次回家记得尝尝,别等没了才后悔。
发布于:山西省配资114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