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人民网报道,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证实,山东舰航母编队于7月3日抵达香港,展开为期5天的访问活动,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8周年。同一时间,英国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结束新加坡停靠后,未按原计划进入南海,转而绕行巽他海峡驶向澳大利亚。这一航线调整被英媒称为“百年未有之退缩”,引发全球关注。
山东舰(资料图)
英国“威尔士亲王”号航母排水量达6.5万吨,搭载约10架F-35B隐身战机,纸面数据看似强劲。但该舰存在致命短板:F-35B因短距起降模式限制,载弹量和作战半径大幅缩水,且编队护航舰艇半数因故障闲置,45型驱逐舰仅6艘可用。更尴尬的是,此次部署中一架F-35B曾在印度故障滞留12天,暴露战备漏洞。反观山东舰,虽搭载第四代歼-15战机,但依托南海岛礁基地群、空警-500预警机(探测半径400公里)及陆基歼-20支援,形成立体防御网络。歼-15D电子战机能全频段压制英舰雷达,而英国航母缺乏固定翼预警机,信息感知能力落后一代。体系化作战的悬殊,迫使英方放弃“自由航行”计划。
展开剩余64%英航母改道时机耐人寻味。6月30日离开新加坡时,山东舰正驶向香港,两舰最短距离仅1000公里,处于航母作战半径交叉区。英方声称因“天气原因”绕行,但7月南海风平浪静,这一借口遭多方驳斥。更深层动机来自战略评估:英国国防部内部指令明确要求“避免刺激东方大国”,尤其山东舰抵港前48小时,中国在南海设立2.6万平方公里禁航区试射东风-21D导弹,展示反介入能力。卫星影像显示,英编队随后撤至山东舰防区外200海里,印证其避战意图。
航母(资料图)
英国国内对此次退缩反应激烈。《每日邮报》头版标题“耻辱时刻”席卷舆论场,《泰晤士报》则批评皇家海军“背离历史荣耀”。社交媒体更涌现尖锐嘲讽:“没实力就别挑衅”“锅炉修好再出门”。民众痛斥军方“虚张声势”,尤其对比1840年英国舰队武力叩开中国大门的往事,历史反差令英媒感叹“时代已变”。值得注意的是,英国网民矛头直指政府而非中国,认为挑衅行为本身缺乏实力支撑。
事件折射出全球海权深度重组。中国海军神盾舰数量达40艘,是英国7倍,且南海岛礁将“主场优势”转化为战略支点。英国却深陷国力衰退:军费紧缩导致航母建造屡次延期,远洋部署依赖西班牙护卫舰、挪威补给船等“拼凑编队”。这种失衡在亚太尤为凸显——英国既想通过AUKUS联盟彰显存在,又无力承担对抗成本,最终选择“象征性存在”。正如美军报告指出:“山东舰+永兴岛+东风导弹构成的拒止体系,效能远超英国航母”。
航母(资料图)
山东舰访港期间,香港市民登舰参观、与官兵互动,见证中国国防透明度与和平诚意。而英国航母绕行虽被部分舆论曲解为“怯懦”,实则是基于现实的战略清醒。当西方某些媒体用“避让”“退缩”等刻薄词汇煽动对立时,中国以开放甲板传递合作信号。历史总在循环中印证真理:1840年的炮舰外交已成云烟,2025年的南海,实力与和平才是真正的通行证。
发布于:江苏省配资114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